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卿大夫岂不能取一国哉为其君不亦难乎然滕文公
尝行孟子之道矣故许行 陈相
目之曰仁政曰圣人其
后寂寂不闻滕侯之得天下也孟子之言固无验也
 辨曰滕文公尝行孟子之道矣既而许子为神 (第 43b 页)
不止也是固不可与
民并耕而亦何暇于耕乎臣按圣人治天下有君师之
责君主养师主教二者治天下之大道也孟子告 陈相
虽是一时辟邪扶正之辞实乃万世君天下者之枢准
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虽尧舜盛时犹不免于五
品之不逊今国 (第 9a 页)
  氓字训
氓之为字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周礼凡治野以下剂
致氓以田里安氓以乐昏扰氓以土宜教氓又云新氓

之治注新徙来者也若是本国之民已授田矣又何必
以田里安之已安土矣又何必以土宜教之乎以诗与
孟子證之尤可验诗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此盖氓之离其本土而
淫于外州者也孟子 陈相
自楚之滕愿受一廛而为氓
此盖去其本土而占籍于他国者也又曰天下之民皆
悦而愿为之氓若是本国何得云天下之 (第 26a 页)
    (破从者头开筒/得书创者用愈)
到葭萌与吏斗头破者以此膏裹之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文学/知名历尚书令为 陈相)
   论历奏(顺帝汉安二年尚书侍郎边韶上言诏/下公卿百官杂议太史令虞恭治历宗)
    (䜣等议 (第 40b 页)
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
(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后为 陈相
卒于官著诗颂碑)
(铭书策凡十五篇晋书曰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按孙楚有和氏外孙道生哀文又有和氏外孙 (第 50b 页)
请报不迨何也曰某别置司专行鄜延事故速而必得
耳范公始以前言为然乃请守边矣而富公亦不还韩
又罢去而贾 陈相
矣及某薨范公自为祭文归重而自
讼云
苏黄两公皆善书皆不能悬手逸少非好鹅效其宛颈
尔正谓悬手转腕而苏公 (第 11b 页)
德贞桓纪于赖乡(史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赖乡人续汉书桓帝梦老子)
(令中常侍左悹于赖乡祀之诏 陈相
边韶立祠/兼刻石金石录苦县老子铭旧传蔡邕文并书)仲尼之
道高碑书于鲁县(祀应记孔子庙列七/碑无像桧柏 (第 18b 页)
  同里吴彦冲好学能诗卜居潭水之上潭深可数百尺
渊渟清冽亘石为底以故乐之而不厌署其轩曰稼友

两年客授棠樾常所往来诘旦治行敢以记为托且曰
广大甫幼侍先君走东南年壮气锐谓功名可戾契致
初不自知其何如也二亲弃背干戈峥嵘生意益落度
无可努力遂薙田数十亩手足皲瘃甘于困苦而不振
若今虽廪粟亟馈以舒朝夕忧然念子姓遨嬉将坠于
学辞之决而去之果矣子无吝一言予曰田已井授家
无阻饥六经既作人无异说井田废常产失六经熄常
心亏此三代之所以不可及也呜呼彦冲儒者也当以

儒道告之樊迟请学稼夫子胡为非之 陈相
负耒耜孟
子胡为辟之圣贤扶世立教士之志大农之业专惟恐
其沦于卑近而昧其远且大者吾愿以心为田仁为榖
(第 10b 页)
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
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
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观孟子与 陈相
荅问许子之事/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第 19b 页)
若使文公克明其德如文王。虽壤地褊小。安知不如文王之蹶厥生乎。孟子之意盖如此云。
许行必曰自楚。 陈相
必曰自宋。可见告梁王以天下之民至者。果非虚语也。许子种粟而后食。其道即然。不必问也。欲提起其实迹。取 (第 192L 页)
公闻性则尧舜治则殷周之说。而丧而尽三年之制。赋而问九井之法。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谓文矣。
孟子答 陈相。
当与孔子责樊迟稼圃章并看。孟子之言。如注释孔训者。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朱子曰。物之不齐。乃其自然之 …… (第 447H 页)
夷之则墨也。闻孟子之言而解其惑。 陈相
则儒也。闻孟子之言而不之喻。况陈相亲闻孟子之言。夷之从徐子而转闻乎。于此可见夷,陈之优劣矣。
朱子尝 (第 447L 页)
 幼学赵重日对。谨按光武元年十月。定都于洛阳。至明年正月立庙。其间不过一两月间耳。经营往来之际。延至数朔。固其势也。
先王之制。民赋税什一而已。白圭欲二十而税一。孟子犹谓貉道。汉自高惠什五而税一。文帝又减其半租则是三十而税一也。使孟子视之则以为如何。然而太仓红腐。陈 陈相
仍。数国之殷富。必称文景。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今三十而税一。与大易不伤财之义。不亦异欤。
  (第 298H 页)
为其大者之大字。为精字之误。愚以为不然。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什伯千万。此分明以精粗言也。盖 陈相
则计其大小而不计其精粗。大屦小屦之不可同价则相固知之。精屦粗屦之不可同价则不之觉也。故孟子谕之云虽大 (第 215H 页)
节义得。则命在其中矣。
不节之嗟。固丧义也。苦节之贞。亦非义也。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贵穷理也。
孟子为 陈相。
引戎狄是膺之训。力言君子当用夏变 (第 68L 页)
有一焉。昔许行者。南蛮鴂舌之人。托为荒远之圣。思以耕桑衣食之说。惑乱天下。此王法之所必诛。而儒者之徒 陈相
兄弟。首先事之。此弃诸夏礼义之教。而反见变化于夷狄之人也。孟子责之以为不善变。若陈相者。所革不正而致 (第 210L 页)
而已。必以圣贤为法如是也。闻道之功。岂不大矣哉。文公能以孟子之言治其国。故许行自楚至曰。闻君行仁政。 陈相
自宋至曰。闻君行圣人之政。其近悦远来。可见矣。惜乎。滕之为国。至微至小。处于强暴之问。故虽能行圣人之 (第 212L 页)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集注。以比干之死为守死善其道云云。我国之赵重峰,宋东莱之授命于壬辰。郑桐溪,金清阴之树节于丙子。皆可谓之善其道耶。笃信而不好学则所信或非其正云云。或见得非是而自信必笃。则其弊至于认子为贼认恶为善。故郑氏以许行, 陈相
言之耶。
四公同得一个义字。则其事虽有深浅大小。似无所愧于善道矣。笃信以下来说是。
 
不在其位不谋 (第 282L 页)
而师生之义独全而少乖者。由其以道合也。于是焉而又或不免于悖乱。则其恶孰甚。而其罪又何容焉。故孟子之于 陈相。
辟其从许行则已矣。而又必亟正其背师之罪。反复痛切。辞严义正。凛乎其不可犯。是亦春秋之法义也。考之于经 (第 11L 页)
不同。历指古今可言者多矣。帝尧戴已之问。虞舜敬修之训则尚矣。颜渊,子路各言其志。孔圣谁所取欤。许行, 陈相
皆欲为氓。滕君行何仁政欤。留俟之弃人间而从游赤松。邓禹之效尺寸而垂名竹帛。亦有优劣之可言欤。汲长孺之 (第 220H 页)
有室。只是一夫一妇。如何可受百亩。答曰古法虽不可知。一夫一妇又或有役夫之类。满五口否。
许行章孟子与 陈相
八反。只是要得害于耕一句。以粟易械器以下。又只是要得固不可耕且为一句。此为孟子之把柄。而陈相之所以屈 (第 223L 页)